欢迎来到著达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玉米顶腐病_玉米顶腐病发生原因_玉米顶腐病症状_玉米顶腐病的防治

网站首页    农业知识    农业知识-玉米    玉米顶腐病_玉米顶腐病发生原因_玉米顶腐病症状_玉米顶腐病的防治

玉米顶腐病是玉米顶端腐烂病的总称。是近几年玉米常见病害,分真菌性(镰刀菌)顶腐病和细菌性顶腐病两种,病源菌在土壤、病残体和带菌种子中越冬,成为下一季玉米发病的初浸染菌源。

 

 

一、发病时期:玉米从苗期到抽雄都可发生,症状复杂多样。一般在玉米第9、10片叶子上开始表现症状,受害最重的是第11---13片叶子。

 

二、症状

1.生病的玉米心叶发黄,叶片边缘变薄甚至有缺损或者是变成褐色,心叶叶尖干枯甚至全叶枯死。

2.心叶粘连、不能正常展开,甚至扭曲呈“弓”形,有时雄穗也会被包裹在里面

3.叶鞘、茎部腐烂,腐烂处有粘液,有时候有臭味,有时候没有,甚至用手就能够拔出整个心叶,刮风时也容易倒折。

4.植株矮化,剖开茎基部可见纵向开裂,有褐色病变,像被虫子咬过的,但却不是虫子咬的,这是真菌顶腐病最明显的特征。

 

三、玉米顶腐病类型:

1、叶缘缺刻型 感病叶片的基部或边缘出现刀切状缺刻,叶缘和顶部褪绿呈黄亮色,严重时1个叶片的半边或者全叶脱落,只留下叶片中脉以及中脉上残留的少量叶肉组织。

 

2、叶片枯死型 叶片基部边缘褐色腐烂,叶片有时呈撕裂状、或断叶状,严重时顶部4~5叶的叶尖或全叶枯死。

 

3、扭曲卷裹型 顶部叶片卷缩成直立长鞭状,有的在形成鞭状时被其它叶片包裹不能伸展形成弓状,有的顶部几个叶片扭曲缠结不能伸展,缠结的叶片常呈撕裂状或皱缩状。

 

4、叶鞘、茎秆腐烂型 穗位节的叶片基部变褐色腐烂的病株,常常在叶鞘和茎秆髓部也出现腐烂,叶鞘内侧和紧靠的茎秆皮层呈铁锈色腐烂,剖开茎部,可见内部维管束和茎节出现褐色病点或短条状变色,有的出现空洞,内生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刮风时容易折倒。

 

5、弯头型 穗位节叶基和茎部发病发黄,叶鞘茎秆组织软化,植株顶端向一侧倾斜。

 

6、顶叶丛生型 有的品种感病后顶端叶片丛生、直立。

 

7、败育型或空秆型 感病轻的植株可抽穗结实,但果穗小、结籽少;严重的雌、雄穗败育、畸形而不能抽穗,或形成空秆。

 

四、发病条件:夏季高温高湿,是该病害发生的有利环境。雨水利于病原菌的传播,特别是在喇叭口期遇到持续高温易发生病害,病原菌一般从伤口或茎节、心叶等幼嫩组织侵入,虫害尤其是蓟马、蚜虫等的危害会加重病害发生。雨后或田间灌溉后,低洼或排水不畅的地块发病较重。所以说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流行,害虫或其它原因造成的伤口利于病菌侵入。

 

五、玉米顶腐病可分为真菌型和细菌性两种,喇叭口期遇到持续高温易发生该病。特别是在高温、多雨、强光照气候条件下,易伤害叶片顶端的幼嫩组织,导致细菌很快入侵,加之每天玉米周期性的吐水和高温气候,有利细菌大量繁殖,造成叶片顶部组织大量腐烂。一般来说,低洼地块、土壤粘重地块玉米顶腐病发病重。

1、镰刀菌顶腐病 :在玉米苗期至成株期均表现症状,心叶从叶基部腐烂干枯,紧紧包裹内部心叶,使其不能展开而呈鞭状扭曲;或心叶基部纵向开裂,叶片畸形、皱缩或扭曲。植株常矮化,剖开茎基部可见纵向开裂,有褐色病变;重病株多不结实或雌穗瘦小,甚至枯萎死亡。病原菌一般从伤口或茎节、心叶等幼嫩组织侵入,虫害尤其是蓟马、蚜虫等的危害会加重病害发生。

2、细菌性顶腐病 : 在玉米抽雄前均可发生。典型症状为心叶呈灰绿色失水萎蔫枯死,形成枯心苗或丛生苗;叶基部水浸状腐烂,病斑不规则,褐色或黄褐色,腐烂部有或无特殊臭味,有粘液;严重时用手能够拔出整个心叶,轻病株心叶扭曲不能展开。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流行,害虫或其它原因造成的伤口利于病菌侵入。多出现在雨后或田间灌溉后,低洼或排水不畅的地块发病较重。

 

六、防治方法

1.在田间一旦发现病株,就要及时拔出带出田外,并及时用药剂进行防治。

2.玉米顶腐病是由真菌和细菌引起的,而且重叠发生,戊唑醇 或 戊唑.多菌灵+氯溴异氰尿酸均匀叶面喷雾,真菌和细菌一起防治,最好配合 杀虫剂 和 叶面肥,既能消灭害虫、促进植株生长,增强光合作用,又能提高植株的抗逆性。

2021年7月23日 16:45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