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著达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断崖式"降温!寒潮强势来袭,小麦非常危急!“倒春寒”极具杀伤力

网站首页    农业知识    农业知识-小麦    "断崖式"降温!寒潮强势来袭,小麦非常危急!“倒春寒”极具杀伤力

1

受两股较强冷空气影响, 4月3日至6日,全国大部自北向南自西向东将有大风降温。3日,北方大部分地区经历了气温“断崖式”下跌的过程,在气温急速的变化下,多地民众的着装甚至在一夜之间从短袖变成了羽绒服。

根据中央气象台3日18时发布的天气公报,3日14时较2日14时,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中北部、山东大部、河南北部及吉林东部等地出现12~16℃的降温,北京北部、河北北部和南部、山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降温达20~28℃。

1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4月4日08时至6日08时,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中西部、华北西部、黄淮南部、江淮、江汉、江南中北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自北向南先后有6~10℃降温,局地降温可达12℃以上,长江以北地区有4~6级偏北风。

未来一周,北方地区多沙尘天气,其中4日08时至5日08时,受冷空气大风影响,新疆南疆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甘肃中西部、内蒙古西部、宁夏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内蒙古西部、甘肃中西部、宁夏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沙尘暴。此外,4日至7日,受冷空气和降水影响,全国大部地区无明显霾天气。

4日至5日,内蒙古中部偏南地区、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和北京中北部等地有大雪或雨夹雪,局地暴雪(10~15毫米)。上述地区新增积雪深度2~4厘米,局地可达5~8厘米。

与北方呼应,南方大部分地区阴雨笼罩。4日至6日,淮河以南地区将有一次降水过程,西南地区东部、江淮、江汉、江南中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上述局部地区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1

气象专家:全国大部7日后升温

 

 
 

对于气温的快速变化,气象专家表示,在两股冷空气的影响下,寒冷的感觉将一直持续到清明节假期,一直到7日之后,各地气温才将陆续回升。

 

寒潮正在来临,严防小麦“倒春寒”!

 
 

由于春季温度回升过快,小麦进入快速分蘖返青、起身拔节的时间。初春气候多变,气温波动较大,忽冷忽热的,很容易发生倒春寒现象。从近些年田间查看,分蘖期小麦受到倒春寒影响后会出现像开水烫过以后的植株干枯白化,起身期小麦遇到倒春寒会导致新叶及主茎受冻扭曲干枯,最终可能导致小麦减产20%-30%,严重情况可能导致减产50%以上。

 

 

倒春寒危害特征

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2月末3月初)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由于冬小麦在立春以后陆续进入返青拔节期,抗寒力逐渐下降,因此,当寒潮到来时,小麦极易发生冻害,轻的造成小麦叶片发白干枯,初期像开水烫过一样;重的造成小麦幼穗受冻,生育后期抽不出穗或畸形穗,小麦籽粒缺失,穗粒数下降,甚至全株死亡,小麦产量损失严重。

 

倒春寒的原因

 
 

冬小麦遭遇倒春寒形成冻害与品种特性、播期、播量及田间管理措施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不同区域需要种植相应类型的品种。品种类型不同,抗寒性有显著差异。

小麦播种期过早,生长发育阶段提前,抗寒性降低,遭受冻害较重。适期播种的小麦受害轻。整地质量差、播后未镇压、播种量偏大、麦苗瘦弱的田块冻害发生重。一般肥水条件好,管理到位,冬前形成壮苗的麦田受害轻。冬前旺苗未采取控旺措施、未浇冻水的麦田、返青拔节期干旱缺肥的麦田冻害重。

 

 

1

倒春寒预防措施

 

 
 

1.关注天气。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对可能到来的倒春寒天气,制定详细的应对预案。

2.分类管理。要结合苗情特点和天气变化对麦田进行分类指导,加强田间管理, 提高植株的抗寒性。

对亩茎数超过90万的旺苗,如属于弱冬性品种的麦田,最怕出现倒春寒。可及时镇压和锄划,抑制地上部生长过快,避免过早拔节。对生长健壮的一、二类麦苗,要严格控制小麦个体旺长、群体扩大。对亩茎数50万以下,单株分蘖不足1.5个的三类苗即弱苗,抓住气温回升的时机,早浇水施肥,促早返青、早长新根、早生新分蘖,以保证足够的穗数。

3.肥水管理。在有强倒春寒到来前, 对有冻害危险的麦田,一定要及时浇水,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能显著减轻冻害。在冻害发生前,及时补肥促苗,减轻冻害程度,抓机会及时补返青肥促有效分蘖,提高小麦免疫能力(10-15斤尿素/亩)。建议农民朋友不要在雨前或者下雨时候下田撒肥料,雨停后进行施肥利用率最高。

4.喷施调节剂。喷施好的叶面肥调节剂,比如  ‘全丰利达’  增加小麦叶片厚度,缓解小麦冻害细胞的恢复生长。

(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农资市场播报。)

 

 

 

2018年4月5日 21:02
浏览量:0
收藏